那些年国际最早的“卫星城”
想要了解济南近代百年的前史,济南商埠文明博物馆当是首选。这座德式别墅式二层小楼坐落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层层而起的蘑菇石立柱让这座历经沧桑的老建筑显得分外显眼。
散步在很多商埠前期什物资猜中,跟着解说员温婉的声响,我进入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从前的旧梦和富贵。玻璃柜内,一份发黄的清廷公函招引了我的目光。1904年,德国人建筑的胶济铁路行将通车,时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奏请在济南、潍县和周村自开商埠。一贯迁延扯皮的清廷这次却高效回应。1905年11月,济南正式建立“华洋公共互易商货之埠”,下设周村、潍县分关,标志着济南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近代我国史是一部耻辱史。在列强的大炮威逼下,清政府被逼拓荒很多互易商货口岸。面临外国实力的节节进逼,1898年6月,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说:“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转,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一法……”
甲午海战以来,国势国运日薄西山。光绪皇帝的上谕归纳了朝廷表里许多有识之士的知道和考虑。“自开商埠”成为应对列强强逼“约开商埠”的方法。从自开商埠后,晚清政府达到了“隐杜觊觎”的意图。而商埠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地开展,使积贫积弱的我国有了一剂强心针。济南,呼应着年代的脉息,无形中成为旧我国变革的试验田。
展厅里,两张老济南地图招引了我的留意。一张是1902年印刷的《省会街巷全图》,表里两层城墙圈起了2.5平方公里的老城,开埠前的人口仅5万人左右。商业大都会集在济南老城东关、南关区域,以运营丝绸、鞋帽、药材、糕点、酱菜、茶叶、京货、日用杂货为主,手工业除官办山东机器局外,基本上没有近代工业。
另一张是1928年《济南市大街图》,能够清楚地看到,在济南老城西门以外另行拓荒建立了商埠区。1906年,商埠区规模东起济南西关的十王殿,北至胶济路,南沿长清大路,西至北大槐树,东西约5里,南北约2里,共4千余亩对外敞开,成为老济南城的“卫星城”。
需求指出的是,直到1915年,美国学者泰勒才在他的作品《卫星乡镇》一书中首要使用了“卫星城”概念。他以为,卫星城是地处大都市周边,是为了接受母城的工业分流、配套及搬运,借助于母城的辐射力由旧小乡镇开展而成,或在新规划的市郊和村庄空地上建造而成的新式乡镇,犹如地球的卫星一般,故形象地称其为卫星城。卫星城规划是具有超前眼光和认识的,大多数卫星城开展到最后会与母城“一体化”,对超大城市的诞生有重要的推进效果。1924年,当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城市会议上理解精确地提出建造卫星城和一系列想象时,济南槐荫的老商埠区现已完美地完成了卫星城一系列功用。
老商埠的建立使济南市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商埠坐落西关外,设有华洋交易处、华商交易处、堆货处、领事驻守处,附设花园、菜市、营房等,埠内筑马路、修水沟、建街署、设押所、开井泉、种树木,邮政、电灯、电报、电话很快扩展到全城,成为其时的经济开发区,现代城市格式初显。商业的开展带来了人口骤增,至民国初年已达11万人,较开埠前翻了一番还要多。自开商埠使济南经济位置日渐重要,成为华北首要商业中心之一。
据载,晚清自开商埠共12个,其间滨海6,沿江1,陆路口岸5。济南是在三都澳、秦皇岛两个滨海城市和沿江城市岳州之后,我国近代史上榜首个自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大城市。从滨海到内地,代表着清政府在治国战略理论知道上的进一步深化。
叶春墀在1914年的《济南攻略》中指出:“夫闭关自守,已为迂谈;利权外移,实足心疼。惟因势而利导之,相其机而保持之。”能够说,“惟因势而利导之”的济南槐荫老商埠区的建立,敞开了济南开展的黄金年代。
仅十余年,济南的老商埠就呈现蒸蒸日上,富贵初显的气候。老城在商埠区的带领下也再度焕发了生机,整个济南敞开了由传统城市转变为近现代城市的进程。《济南攻略》描绘其时场景说:“津浦、胶济铁路参错,汽动鸣雷,挥汗成雨,灯辉不夜,道洒无尘,是以五方杂处,万货聚集。运营伊始,兴旺如此,将来情况,其恢廓更当何如耶!”文中所述“汽动鸣雷”“灯辉不夜”“五方杂处,万货聚集”现已是一个富贵都市的现象了。
阅历了清朝中晚期的糜烂贫穷,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经济被逼转型,老济南城也走上了开展的高速公路。德华银行于经二路191号开行运营。在它之后,先后有20家商办银行登陆济南,济南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给商业开展带来了无量生机。交易的开展带来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榜首家西餐厅、榜首座公园、榜首个电影院、榜首家西式铅印书局,济南也渐渐的变成为古城与商埠同处、多元文明一起昌盛的敞开型城市。
在敞开的商场经济环境下,一批年代的弄潮儿呈现了。王协三依托棉花贩运发家致富;乐镜宇被宗族放逐后在济南研发“九霄贡胶”兴办宏济堂;孟洛川“瑞蚨祥”品牌遍及京沪津青烟等大中城市;苗海南的成通纱厂有力地援助了解放战争和国家建造;张文汉上世纪30年代兴办的草包包子铺至今仍然在运营。他们的身世、布景、际遇、成果各不相同,但都在自开商埠的黄金年代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也有一批商业模范锋芒毕露。先后有“泰丰园”饭馆、“一间楼”百货、“洪福来”百货店、“志兴成”布衣、“三盛永”广货店、“万盛聚”货栈等企业兴起,名噪省表里,走向全国,形成了以老商埠为中心的济南西部富贵商圈。还诞生了连续至今的很多百年老字号,“瑞蚨祥”“燕喜堂”“德馨斋”“醴泉居”“亨得利”“精益”“一大”,一个个嘹亮的名号影响至今长盛不衰。
能够说,晚清至民国时期,槐荫便是济南甚至全省经济的发动机。它拥有着很多的榜首:榜首个我国近代史上自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大城市;榜首个在国际城建史上首先实践“卫星城”建造的城市;榜首个在国内商埠区建立面向一般民众敞开的公园……这座被槐树稠密绿色围住和隐蔽着的街区,诞生了很多奇特的故事和传说。财富与才智、传统与现代、据守与立异,一起凝集在这座传承百年的老商埠中,让每一个散步其间的人,都为之赞赏好久、惊奇好久、深思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