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高集团IPO:行业承压同行都很“惨” 自身又踩雷恒大下 业绩却能“诡异”暴增 或涉嫌财务造假
悍高集团主要是做五金制品的,基本的产品就是一些铰链、滑轨、水槽等产品,业务上属于建材家居类,也是偏消费类的行业,与房地产、家装等行业的景气度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目前,房地产、家装家居类行业并不景气,也必然影响悍高集团这类五金制品厂商。实际上,悍高集团就曾踩雷恒大集团,后者是公司2023年的前五大线下直销客户。
实际上,悍高集团招股书列举的几个竞争对手,业绩都很差。比如营收规模是悍高集团几倍的行业龙头——坚朗五金(002791.SZ)24年净利润暴跌72%;而海鸥住工(002084.SZ)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跌213%,为亏损状态,浙江永强(002489.SZ)则在23年净利润暴跌76%的背景下,去年业绩有所恢复。此外,而与悍高集团几乎同期冲刺IPO的图特股份则是上市折戟成沙,撤回了IPO申请。
然而,从悍高集团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分析来看,可以说非常“靓丽”。从2020年到2024年,悍高集团营收从8.53亿元飙升至28.5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55亿元,飙升至5.31亿元;几乎短短4年增长了接近10倍。
悍高集团这样“靓丽”的业绩,好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也与行业承压、多数同行经历业绩暴跌的情况恰恰相反。可以说,悍高集团的业绩非常反常,需要检视其业绩的真实性。
笔者翻阅了悍高集团的招股书,就发现了不少疑点。除了上述公司业绩与行业趋势和同行背离之外,还有就是悍高集团竟然出现类似的“幽灵”销售,公司竟然向刚成立1个月公司大举销售,这至于这些成立不久“空壳”公司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为公司云商模式下的前五大客户。
需要指出的是,在招股书中,悍高集团反复强调“拥有1173项专利”“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创新优势,但专利构成揭示出实质性缺陷:截至今年3月,发明专利仅18项,占比1.5%。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专利结构,与招股书宣称的“工艺技术水平领先”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悍高集团核心专利缺乏,主要与公司缺乏实际的研发能力有关,公司大量的研发都是靠兼职人员来弄,简直是笑死人了。兼职能搞好研发,能不能不要侮辱股民的智商。而由于技术上的含金量低,近年来悍高集团专利诉讼纠纷频发,甚至因此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被判赔数百万赔偿。
此外,悍高集团还存在为了上市而上市的嫌疑,若公司的财报是真实可信的话,那到去年末,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就超过10亿元,这可完全覆盖公司募投项目所需的6.4亿元资金,公司绝对没必要向市场伸手要钱。
笔者以为,现在A股市场,在特朗普的讹诈性关税政策下,承压严重。目前,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正处于一场经济战之中,急需资金和弹药,此时应该严控长期资金市场“失血”,而不是浪费在悍高集团这些资金“充裕”的公司身上。
业绩极为“诡异”:上市同行“民不聊生”悍高集团“踩雷”恒大集团下净利润4年暴增10倍
吗当前,特朗普以疯狂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关税税率提升至54%的水平,对我国进行讹诈、霸凌。而我国在坚决维护核心发展利益下,坚决反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实际上已经处于一场战争之中。巴菲特都说,某种程度上,关税就是一种战争行为。
在“战争”之中,长期资金市场甚至是主战场之一,A股面临非常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三大类“平准基金”集体出手增持,每一家都拿到了800亿的额度授权来增持etf,4月8日上百家公司宣布增持。长期资金市场急需弹药,此刻长期资金市场再也不能像易会满时期那样“大撒币”、“大败家”了,必须要把有限的长期资金市场的钱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卡脖子的领域。
而悍高集团就是个五金制品厂商,这点从公司的原名佛山市顺德区悍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2020年9月前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以下就是悍高集团的一些基本的产品,基本上就很大众化的产品,根本算不上高精尖、很多企业都能制造。
总体来说,悍高集团的业务比较依靠房地产和家装行业,也是偏消费的行业。而这一些行业这几年在房地产“寒冬”下,日子并不好过。悍高集团受房地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2023年公司线大客户就是恒大地产,而恒大地产现在基本上已能说“完蛋”了,欠款一大堆。悍高集团线.SH)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暴跌约24%。
在此背景下,悍高集团的一些上市同行日子过得很惨。比如,坚朗五金(002791.SZ)24年净利润暴跌72%;而海鸥住工(002084.SZ)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跌213%,为亏损状态,浙江永强(002489.SZ)则在23年净利润暴跌76%的背景下,去年业绩有所恢复。
然而,与多数同行不同的是,悍高集团的业绩却“诡异”地好。下面是悍高集团的2020年以来的业绩表现,绝大多数都是每年都持续攀升。从2020年到2024年,悍高集团营收从8.53亿元飙升至28.5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55亿元,飙升至5.31亿元;几乎短短4年增长了接近10倍。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20%至35.9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88%至54.33%。
在近年来极为“诡异”的业绩背后,是悍高集团出现类似“幽灵”销售,具体而言,公司竟然向刚成立1个月的公司大举销售,以至于后者位列公司云商模式下的前五大客户。
比如,根据悍高集团招股书披露,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是悍高集团2021年云商模式下的第三大客户。具体而言,2021年,悍高集团向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销售了181.78万元,占该模式出售的收益的1.4%。
而天眼查显示,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8日,由陈弋虎持有100%的股权,该公司的员工数为0人,疑似“空壳”公司。按照上述工商信息,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就开始向公司大举采购,且短短4个月就冲上公司云商模式下的第三大客户。
除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外,江西凯创建材有限公司是悍高集团2020年云商模式下的第二大客户。具体而言,2020年,悍高集团向江西凯创建材有限公司销售了72.57万元,占该模式出售的收益的1.32%。
而天眼查显示,江西凯创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4日,由谌先、谌先奇二人合计持有100%的股权,该公司的员工数为0人,疑似“空壳”公司。按照上述工商信息,江西凯创建材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就开始向公司大举采购,且短短1个多月就冲上公司云商模式下的第二大客户。请问,这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吗?
对了,顺便提一句,悍高集团此次IPO的审计机构是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后者近年来审计问题频发。包括在琏升科技(300051.SZ)2023年报审计项目、在福建星网锐捷(002396.SZ)2017-2021年报审计项目中中,存在多项违规,均被监管处罚。
悍高集团的技术实力也非常薄弱。在招股书中,悍高集团反复强调拥有1173项专利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创新优势,但专利构成揭示出实质性缺陷:截至2025年3月4日,悍高集团发明专利只有18项,占全部专利比例只有1.53%,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高达98.46%。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专利结构,与招股书宣称的“领先的工艺技术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审核问询回复披露的核心技术更暴露深层次矛盾:引以为傲的角柜拉出机构技术等15项核心技术中,仅3项涉及发明专利,且多集中于结构改良层面。例如快速下水手工水槽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仅303万元,占相关这类的产品收入不足0.5%。这种技术创新含金量与公司强调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89%形成投入产出比的严重失衡。
更值得关注的是,悍高集团研发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达73.33%(2023年数据),与专业开发团队的表述不符。而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悍高集团有162名兼职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数接近一半,这种靠兼职人员搞研发的模式,显然难以支撑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也难以产生重大的发明专利。从这一点看,公司18项发明专利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悍高集团近年来频频发生专利诉讼纠纷。招股书中披露了有五家企业因为专利纠纷发起诉讼,悍高集团均为被告,而原告包括:铭珈家居、江苏酷太、厦门和而达、宁波搏盛、深圳派阁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