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求生快手求涨抖音求变短视频三巨头同工不同命
本月初,腾讯微视传来将裁员70% 的消息。其后,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很快便澄清“裁员”消息不属实,目前仅是OVBU(在线视频事业部)在进行整合,接下来,qq视频和腾讯微视的产品将整合进在线视频产品部,但仍将保持独立发展。
没想到,被“微视裁员”炸出来的广大网友,对此一点不激动,更多网友关心的是,谁还在用 “微视”?
虽然,微视“裁员”消息不属实,但从其被整合到新事业群这件事来看,微视也大概率结束了自己在腾讯体系内的历史使命。
微视在13年高调上线,是市场上最早一批短视频玩家,不过,出道便已是巅峰。上市之初,微视的定位是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背靠微信这一庞大流量池,还能在微信、朋友圈内快速分享。
而腾讯对微视的推广投入也是大手笔的,14年春节,腾讯斥巨资邀请了范冰冰、黄晓明、刘烨、杨幂等明星助阵参加推广,一时风光无两。
但很快,竞争对手就纷沓而至,如美拍和微博短视频等,开始抢占微视的用户。16年,腾讯经过内部决策后,认为短视频变现能力有限,在尚未找到新的变现模式前,微视遭到了边缘化,这也是微视错过短视频发展风口的关键。
因为正是在16年前后,抖音、快手开始崛起,在大多短视频平台还在摸索的时间里,抖音首先提出短视频的两大痛点:没有15秒左右的视频;缺乏95后年轻人的专属产品。
此后,对标年轻人的抖音矩阵开始一路爆发,而这背后,是今日头条军团“算法”的魔力,通过算法进行深度用户分析,计算出用户兴趣 ,短时间内完成内容的挖掘与推荐。
自此以后,抖音更专注MCN,而快手更强调个人博主,到了18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腾讯也“复活”了微视,想与抖音、快手分庭抗礼,但其终究是没能站住脚跟。
截至今年6月,抖音月活人数70287.81万人,快手42698.82万人,而腾讯微视仅5387.32万人,连抖音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微视为何难成气候?其中一个原因或因为腾讯舍得砸钱请明星,却未能舍得砸钱做内容。《财经天下》曾报道,在18年各平台纷纷崛起之时,微视对入驻大V的补贴价格,远低于抖音,最高的S级补贴仅1500元,而抖音可高达2-3万元。
缺乏优质的视频内容,平台的差异化优势也没找到,在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微视只能越走越后了。相比较之下,抖音既有“算法”作为自身的核心护城河,也有优质的内容加持,能够冲出重围,并不意外。
相比起微视的黯然,抖音和快手这短视频领域的前两把交椅,也有各自要面临的问题。
今年初在香港上市的快手,上市之初市值高达1.25万亿港币,但仅半年时间,目前其市值已大幅削去80%。而近来频繁被传上市的抖音,或看到快手估值的“大缩水”,或由于中概股的暴跌,其上市计划也一再延迟。
从快手最近的财务报告来看,其亏损额在总营收的两倍甚至以上,其中,直播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72.3%下滑到42.6%,可以推测,其付费用户正在持续流失。
如果我们将快手和抖音两者拿来对比,会发现虽然同为短视频,但两者的基因始终还是大不相同。
快手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去中心化,目前也在大力去头部主播化,并对头部内容做限流,来保证新人视频主播的曝光量,因此,用户增长一直都是快手的优势。
但尽管如此,在日活体量上,快手仍比不过有“算法”助攻的抖音,而从用户上涨的速度来看,快手也比不过有微信加持的视频号。
截至去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9.86亿,短视频的渗透率已达到80%。艾瑞咨询预计到2025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将增长至11亿,由此可见,不论是移动网络用户数,还是短视频渗透率,天花板已经近在眼前。
回顾上文,为何快手的付费用户在流失,或也跟直播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改变有关。因此,无论快手还是抖音,都在加速寻找其他商业变现渠道。
先看用户的增长。国内用户市场就那么大,尽管平台可以想尽方法来增加付费用户比例及付费意愿,但总的来说,始终不及用户增量带来的增速快。
而从这个方面来看,短视频流量市场最后一块洼地,仍在于下沉市场,这中间还包括中老年用户和低线城市两大下沉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资讯短视频用户中,三线%,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到近三成。
其中,中老年市场将会是前景更为庞大的市场。目前,抖音、快手、视频号在进攻中老年市场的方式上各有千秋。
快手的平台调性更符合中老年用户的习惯;抖音虽然在内容方面很难拉开优势,但能够最终靠针对性的算法运营来吸引中老年用户;而视频号的优势则在于能广泛在微信上分享,中老年用户的争夺战,将是下阶段的重点之一。
再看变现模式。以快手为例,目前其除了直播打赏之外,广告位营销以及电商销售抽成是另外两项主要收入来源,从Q1财报来看,广告收入已成第一收入来源,但从其战略动作来看,电商或才是接下来主推的重点,毕竟在去头部化的战略下,广告收入的增长或也会受限。
不过,短视频平台要自建电商体系并不是特别容易,需要面临如商品供应链不全、商品管控等问题。此外,目前快手电商货品仍以低价产品居多,对提高客单价而言,仍需漫长的转型过程。
相比较之下,抖音除了推出电商业务之外,还积极发力本地生活领域,比如心动外卖和山竹旅行,这两项业务都可直接对标美团,似乎抖音也有从美团上挖一口蛋糕来吃的心思。
但抖音还是与美团有差异的。相比传统外卖平台的“人找服务”,抖音的优点是庞大的用户流量和算法优势,其是凭“服务找人”的核心理念来打造视频版的大众点评。
不过,目前来看,抖音想要快速超越美团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要转变用户的思维定势需要一段时间,再者,目前抖音这两项业务只是试水,抖音算法能否适配本地生活需求也尚不好说。
但不管怎么说,站在“流量天花板”面前,有的平台慢慢的开始滑坡,有的平台仍在想尽办法突破,可见,流量不会永远是短视频平台的“护城河”
短视频平台要持续保持活力,除了不断寻找新的变现点,如何在内容上进一步实现优化,保住现有的用户,保住目前的现金流入,也是关键。对这个赛道上的众多玩家来说,尽管都是同样做内容的生意,但策略和机制的差异,最终可能带来的也会是不同的结局。